淮安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淮安区集聚人才资源提升区域经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1:2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淮安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截至2014年底,全区人才保有量7.26万人,具有硕士学位及副高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1254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5人、省“双创计划”11人、省“双创博士”7人。2014年,全区企业研发投入7.7亿元,占gdp2.15%;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7.72亿元;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和发明专利申请数分别达到219件和102件,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达到30家,在全市处于领先位置。

夯实引才基础

今年,淮安区制订出台《淮安区招才引智工作考核办法》,发挥乡镇在人才驱动战略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人才待遇保障。淮安区对引进的“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省市产业领军人才等不同层级的高端人才,发放12万到100万元不等的生活补助,对引进紧缺学科的高校毕业生也给予一定的生活资助。对落户的高端人才,除享有相应的住房补贴外,还优先享受该区购房租房等优惠政策。

完善人才安居兴业环境保障。围绕人才创新需求,出台《“人才巢居”示范工程标准化建设规程及评价考核体系》,构建高层次人才落户区内创新创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证照办理等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打造一批企业资质好、科技含量高的“人才巢居”示范企业,保证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下、待得住。

加大人才创新创业资金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大对高层次人才与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区小额担保信贷公司的专业运作,放大区财政每年500万元科技创业种子资金的效用。

拓宽引才渠道

针对区内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体量较小、科研技术水平偏低,存在较为明显的科技创新“孤岛”现象,淮安区通过人才创新平台的整合优化,实现区内中小企业呈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景象。将区内引进的5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团队,自主培育的18个省“双创计划”、“双创博士”专家团队等作为区内企业现有“科研人才素质再提升工程培训平台”,通过联合攻关、跟班学习等不同培训方式,为区内企业培养科研技术骨干,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通过“缘聚周总理家乡——智汇坛”与“古楚创业——百佬汇”等人才创新创业对接交流方式,邀请创投基金、风投基金及本土企业家参会,为来该区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打通融资渠道,共同探索“人才+企业+风投”的创新创业新模式。

探索推行“云工厂”人才创新模式。创新“互联网+”模式,改变企业与人才之间“f-f”合作方式,实现“p2p”的网络远程合作,降低人才与企业交流对接的成本。通过企业人才的直接连线,实现区内单个企业同时与外地多名专家合作,将所有专家解决难题的研究成果汇聚到淮安区集成处理,凸显淮安区作为“云工厂”中的中央处理器与中央交换机作用,使区内企业在发展中成为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导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淮安信息网

GMT+8, 2024-5-8 13:14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