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壮大县域经济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4:1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乡镇如何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而乡镇一级是县市级的基本组成单位,因此乡镇在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我县来说,理清发展思路,有一个前瞻性的、指导性强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明确目标,突出工作重心,才会事半功倍;乡镇一级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要有一种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在认真完成乡镇各项工作目标上,与上级在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等方面保持一致性,并在发展中起到乡镇应有的作用。那么,乡镇要如何发挥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中的作用,我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乡镇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思想有新解放。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也可以说,思想的解放程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创新的程度。思想的不断解放,观念的不断更新,是发展不断加快的原动力。解放思想的关键是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理论,用新的理论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只有用与时俱进的新理论促进思想的不断解放,推动观念的不断更新,才能不断提高认识问题的水平,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解决问题的办法。近年来,我县的经济在县域经济进展中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其它地区先进乡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很多,但思想观念上的“等、靠、要、旧、窄、小”等贫困文化心态,既影响着大发展的胆识、魄力、勇气,也制约着发展的思路、办法和创新的举措。通过学理论、搞对比、找差距、议发展,使全县上下有了求索的勇气、求实的精神、创新的办法。有求索的勇气,就是以振兴兴国为己任,以事争一流为标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冲破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有求实的精神,就是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谋划发展的思路上、推进改革的举措上、扩大开放的办法上、以人为本的观念上;有创新的办法,就是善于开动脑筋,实干、大干加巧干,把困难很大、竞争很强的事情办成,千方百计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变劣势为优势,不断开创发展的新局面。因此,乡镇领导的思想意识及思想解放程度对发展乡镇经济、促进县级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乡镇必须树立起“小城镇、大战略”的集镇经济发展意识。在实际中,我镇从根本上确立了“要发展经济,发展小集镇”的思路,并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推动力来抓,把招商引资作为镇域经济的加速器和金钥匙,集中力量实施小集镇与农村经济联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商品流通、经济增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0年以来,龙口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形势和镇情,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调结构,活流通,拓市场,促发展”的突破口,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协调,严格执行”的方针,对《龙口镇集镇建设规划》进行了修编,初步形成以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的小集镇群。几年来,通过多渠道、多元化筹集建设资金227万元,用于小城镇建设,改变了过去那种“泥滑路烂街无人,山货上街躲着卖”的状况。同时,该镇本着“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意识,着力培育集镇功能,提高小城镇质量,实现水、电、路、通信、有线电视、广播“六通”。又在“洁、亮、绿、美”上下工夫,努力实施集镇形象工程,成立了集镇中心小学,制定集镇文明公约,对集镇居民定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文明、守法经商素质;成立了镇城管队,招聘临时环卫工作人员3名,购买垃圾手推车四辆,设立垃圾桶40个,建垃圾焚烧厂一个,建绿化带920平方米,设立文明标志100牌,镇党委、政府采取“放水养鱼”政策,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软环境。成立了个私办和工商联合会,为个体私营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及有关协调工作;用足用活小额信贷扶贫资金扶持个体私营企业,工商、税务部门减化办事程序,服务上门热情办理经营证照,规范市场管理,维护公平竞争;学校、派出所、土地等部门纷纷为个体私营企业开“绿灯”,在子女入学、户籍管理、土地出让等方面提供便利的服务。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该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说小集镇的发展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的作用和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三、促进县域经济,乡镇一级必须围绕县级发展战略目标来抓重点。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创新思路,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第一,必须确立民营经济主体地位。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坚持以民营化为基本价值取向,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彻底破除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彻底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彻底消除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制约,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力争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民营经济在整个市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二,有条件的乡镇必须逐步推进工业化。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城镇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或依托龙头企业,培植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或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把乡镇各类基地建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第三,乡镇还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坚持走“龙头+农户”的产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在创造市场、推广技术、培训农民、转移劳动力、提供信息、打造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业结构升级、致富农户、增加县镇财力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它们做大做强,并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走上市场化,引导农业走向工业化,真正实现农民的非农化和农业的高效化。第四,必须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突破以建制镇为单元的局限性,按照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发展县城和有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努力使城镇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打造县域品牌形象。
   四、壮大县域经济,乡镇必须突破经济结构调整难点。一是跳出县域看县域,给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定准位。要敢于跳出县域,用市场的眼光,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给县域经济定位。从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方面,找准县域在全国的定位,培植区域特色经济,形成市场竞争力。二是跳出产业论产业,给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定准位。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以进一步提高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使三次产业之间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格局为出发点,合理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三是跳出传统观念看所有制调整,给县城经济主体定准位。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主体,以公退民进为契机,四面开花,全面进入。四是跳出城镇建设看城镇化,给县域城镇化定准位。要把小城镇建设放在县域经济发展全局中来认识,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非农化的龙头、工业化的载体和民营化的平台,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使之成为加速县域经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民营化进程的着力点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发挥出乡镇产业建设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后方阵地作用。

    总之,乡镇要在区域经济中发挥出应的作用,更多方面是做好本级乡镇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为整体联动发展打好基础;但也应充分分析所处区域中实际情况,并因地制宜的发展乡镇经济,为县域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必要贡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淮安信息网

GMT+8, 2024-6-12 04:03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