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 发表于 2013-8-7 22:21:57

知乎:魅族的优势在哪里?

知乎,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帮助你寻找答案,分享知识;知乎,帮你发现更大的世界,让你了解更多的知识,知乎,聚集了高质量的问题,让你解答更多网友的问题,从而体现个人知识的渊博,在知乎你的威望就越高,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体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知乎有哪些好玩的问答吧!

http://bsxuv.img31.wal8.com/img31/332457_20130412171434/136575968925.jpg

问:魅族的优势在哪里?
答:魅族眼看活着很独立,别树一格,但这个产业世道凶险,魅族难免挣扎。

优势:
专注:对做好产品的专注,产品路线聚焦,自建生态圈——一年一款,出来的作品做工是我看过国内厂商最好的,而令我感动的一点是魅族没有花大力气去做噱头(如小米);
轻量:如果我手头信息是正确的话,魅族员工数量不超过 300——魅族不是快公司,却是轻公司,没有太多繁杂的运营事务,也是团队能专注的原因之一

劣势:
成败系于 J.Wong 一身:从片言只字的观察中可以知道 J.Wong 是魅族专注于产品和用户体验的源泉,但他也明显偏执,一旦走偏,可能就走不回来了,相关新闻也就不列举了;
模式存疑:魅族的商业模式一直是存疑的,如苹果模式类似,渠道上建专卖/体验店、产品策略上一年一款,还有自建生态圈等都是魅族产品体验的基础,但由于产/销量不高且缺乏多线产品,体验店难以充实,成本过高,原材料成本也难以降低;而用户量不达一个数量级,也难以调动开发者的热情(这里指在魅族商店上架的应用开发),形成公司、开发者、消费者三方有益循环的生态圈模式);
身处珠海:珠海从来就不是这个产业的中心城市,不利于吸纳人才以及与业界的交流

在我看来中国 IT 产业界真正偏执并对产品有所追求的就 J.Wong 一个,实在值得尊敬。

热门问答:
问:思考是否可以通过脱离语言来提高速度?
答:我想从两个层面解答这个问题:
第一,思考是否可以脱离语言?
第二,是否可以快速思考?

首先,思考是无法脱离语言进行的。
因为我们现在所定义的“思考”是以抽象信号(如语言文字符号)为介质的思维活动,换句话说,思考的对象并非现实事物本体,而是对事物定义或概括(概念)所产生的语言。也正因如此,才会产生著名的萨沃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认为语言决定思维,人类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事物也无法对其思考。乔姆斯基的语言先天论(LAD)也从另一角度支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使用语言是人类的天赋,人类与客观世界之间会自然的、天生的产生语言这一媒介。

但思想又是可以脱离语言的。
当脱离客观现实,总有些难以精确概念化的事物存在,例如主观感受方面的“美”、“善”、“爱”,宗教领域的“梵”、“道”、“天”等等这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物,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言说之域”指的也是这类事物。人类对于这类事物的传递通常也只能采用“寓言”、“诗歌”、“故事”等方式重新虚构现实,从而希望使人“领会”其中的思想、感受或情绪。

因此,人类的思考无法脱离语言,但其结果却是可以超语言的。

然后,人类并不能加快思考速度,但却可以简化思考流程。
思考是建立在我们现有知识结构下的思维活动,是对事物的分析、推理、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思考的完整性与时间是划等号的。但是思考的起点是概念化的语言(所掌握的知识),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越高、越概念化,思考的流程越短。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超市看到一块香皂时,我们可以不假思索的决定买还是不买;
当我们在超市看到一瓶沐浴露时,我们可能需要看看价格再决定买不买;
当我们在超市看到一个沐浴奶酪时,我们可能需要先了解是什么,再看价格,最后决定买不买;
当我们在超市看到一枚原子弹时……
可以看出,买香皂时,看似凭“直觉”就能做出决定,但实际上,只是因为已经“提前思考”过了。我们并不需要分辨香皂是什么,因为曾经学习过;并不需要看价格,因为经验告诉自己香皂价格波动不会超过现在口袋里的钱。这些思考过程并没有省略,只是“知识迁移”的结果,我们具备解决“是否需要买香皂”这一问题的所有前置知识,我们看到“香皂”时,思维中大体呈现的是“我需要也买的起的洗浴用品”这样一高度概念化后的“香皂”。
人们常说要学会“拨开表象看本质,思考事物的本质”,并非是抛弃表象,恰恰是对于表象充分理解、分析、归纳后才能浓缩出“本质”,也就是概念。没有经过思考表象的过程,不会有概念的产生,而人类能发展高度文明的原因也就在于概念可以通过语言来传递,传递过程称为“学习”,传递的事物称为“知识”。人类思考的结果可以通过语言得到继承性,语言的发展也充分体现这一特性,例如“美女”一词,我们在思考中并不会再拆开为美貌的女人,容貌与性别本身虽是两个概念,但美貌与否,性别如何,并不会再加入到思考流程中,只会把“美女”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不过对于“原子弹”、“反人类”这样的词汇,大部分人需要“补习”概念的前置思考(知识),达到足够认知后才能就题面做出判断,思考流程自然就长了。
当然,人的思考不仅仅建立在单个概念上,实际大多是由多个概念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观念或方法论。打个比方,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这一角度形成了个人的“环保观念”,对于“原子弹是否反人类”就能做“直觉”判断(原子弹不论生产还是使用,都在破坏自然,而人类属于自然,因此原子弹是反人类的)。我们通过“环保观念”这一思维模型简化了绝大部分前置思考,但观念的形成,实际上是经过了大量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思考。
综上所述,人对于问题所含概念认知程度越高,思考时间则越短。

PS:反正打了这么多字,顺便纠正下提问者对《僧祇律》的小误解。佛教中“弹指”作为时间量词,并不是指如“楚留香”那样弹下手指那么快,而是打一手势的时间,按原文“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来推算,“一弹指”其实有7秒多呢。更重要的是,佛教中的“心念”并不能等同于“想法”,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脑海中有思维,就在“起心动念”,当你有一个“想法”时,其实已经起了太多“念”了。

全新的知乎 iPhone 客户端 2.0 版本, 让您可以直接注册知乎账号, 加入这个奇妙的社区, 并且在手机上, 以更酷的方式, 随时随地, 享受交流和发现知识的乐趣。通过知乎 iPhone 端, 您能够查看每日热门问答, 获取最酷的知识, 参与最神奇的问答讨论,更多神奇的问答请点击:
香港注册公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乎:魅族的优势在哪里?